人民网
人民网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时间不语过千年 内蒙古文物里的民族文化交融

2024-07-04 06:32:20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第1 嫦娥直播怎么免费下载

第2 嫦娥直播怎么下载不了甜 妹 拔 刀…

第3 嫦娥直播广告五月天演唱会异常订单退票

第4 嫦娥直播六号苹果发布 tvOS 17

第5 嫦娥直播8588节目口号如何评价《原神》枫丹版本的部分美术设计为甜美魔幻风,而非蒸汽朋克?

第6 嫦娥直播怎么安装我用上百朵乐高花打造了一面花墙

第7 嫦娥直播平台我充值800元怎么退百变马丁(原《马丁的早晨》)第一季第1集-大侦探马丁

第8 嫦娥直播周周俸禄平台网址旧手机不要扔,还能做这些事……

第9 嫦娥直播是中国航天局如何评价《黑镜》(Black Mirror)第六季第一集「Joan is awful」?

第10 嫦娥直播和魅影直播区别段嘉许校服短袖里穿打底衫

  中新网呼和浩特7月3日电 题:时间不语过千年内蒙古文物里的民族文化交融

  中新网记者 乌娅娜 杨程晨

  在内蒙古自治区广袤的大地上,各个民族和谐共生,各种文化交融发展。近日,记者走进内蒙古的博物馆,从文物中探寻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故事。

  西汉初期的金冠饰出土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由头饰、耳饰和项饰三大部分组成。头饰上部正面的中心部位由椭圆形、圭形嵌蚌金饰构成,左右两侧有云形錾花金片,其下围绕数周长条形锤揲卷云形的金花片构成的冠带,金花片的两端和嵌蚌金饰的边缘均有小孔,便于将其缝缀在帽子等衬物上。耳坠为包金嵌绿松石,由长方形鹿纹金饰牌、方形嵌石金串饰、包金玉佩等组成。项饰由玛瑙、水晶构成。

图为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展出的金冠饰。中新网记者乌娅娜摄

  在这件华丽的饰品上,有来自海洋的嵌蚌,有生活在草原上的动物大角鹿的造型,有用镂空技艺加工成青龙和白虎样式的和田玉,还有源于西亚和中亚的加工工艺。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副院长高兴超介绍:“这件文物上同时包含了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元素,并且用东方的审美和西方的工艺来制作,是多民族交融的最好例证。”

  元墓壁画《夫妻对坐图》出土于赤峰市元宝山区,宽243厘米、高94厘米。

  壁画线条流畅,色彩柔和。宽阔的帐幕之下,男女墓主人左右相对而坐,神态安详、憩静,穿戴讲究、高雅。壁画中,男主人身着蒙古族传统服饰,头戴蒙古族圆顶暖帽,脚穿蒙古族靴子。而女主人则身穿左衽紫色长袍,外罩具有汉服特色的深蓝色开襟短衫。

  赤峰市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孙雪江向记者介绍:“男女主人鲜明的民族特征,体现了在元代大一统的格局下,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

  走进内蒙古博物院,文物陈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行排列,不同年代的文物成为横跨草原和中原的内蒙古地区多民族一体的证明。

  馆内展出的一件辽代白釉提梁壶,釉色洁白,温润如玉,圆口、鼓腹。通体淡雅素净,造型优美,神韵灵动,是鸡冠壶中的精品。

图为内蒙古博物院展出的鸡冠壶系列。中新网记者乌娅娜摄

  记者了解到,这种鸡冠壶的原型叫皮囊壶,最早是草原地区游牧部族用皮质缝合制成,用于盛放酒水。当游牧部族南下进入中原生活时,吸收了中原的瓷器制造艺术,二者相融合制成鸡冠壶。

  “北方皮质加工常用的缝合工艺、铆钉纹饰、皮革的卷边印记,作为装饰被保留在鸡冠壶的设计上,满溢游牧生活的味道,同时把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沉淀在瓷器上,体现了文化交融互鉴。”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教育主管刘弘轩进一步解释道。

  时间不语,文物在岁月中见证历史。现如今,内蒙古各地博物馆依托展览,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让各族民众进一步了解历史,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完)

新华通讯社出品

(责编:牛镛、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游戏《最终幻想16》各大媒体开分,IGN和GS双9,MC均分88,如何评价这款游戏的首发表现?| 这些都是野鸡大学| 天津高考分数线公布| FF16 上线试玩 Demo
返回顶部